共享用工获官方认可!灵活用工模式或成“长久之计”
时间 2020-11-25 08:53:09     浏览12

作为疫情期间,企业之间“抱团取暖”的重要用工模式 ,共享用工走进了大众视线。但新的事物伴随着新的问题,关于共享用工的“是与非”一直争论不休,它到底是“噱头”还是“趋势”......近日,人社部就共享用工发布指导意见,一直饱受争议的用工模式有了官方说法。

关注

共享用工获官方认可和支持

近日,记者从人社部官网获悉,为加强对共享用工的指导和服务,促进共享用工有序开展,进一步发挥共享用工对稳就业的作用,人社部下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共享用工指导和服务的通知》。

《通知》明确提出,支持企业间开展共享用工。各级人社部门要支持企业间开展共享用工,解决稳岗压力大、生产经营用工波动大的问题。重点关注生产经营暂时困难、稳岗意愿强的企业,以及因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长期停工停产企业,引导其与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短期内用人需求量大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对通过共享用工稳定职工队伍的企业,阶段性减免社保费、稳岗返还等政策可按规定继续实施。

同时,加强对共享用工的就业服务。各级人社部门要把企业间共享用工岗位供求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及时了解企业缺工和劳动者富余信息,免费为有用工余缺的企业发布供求信息,按需组织专场对接活动。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搭建共享用工信息对接平台,帮助有需求的企业精准、高效匹配人力资源。

共享员工,是疫情期间的热门词汇之一,是企业在特殊时期的灵活用工方式。率先采用共享员工模式的盒马、西贝、云海肴等知名企业,受到了广泛关注。有很多人讨论共享用工是不是只是疫情当下的权宜之举,而此次《通知》的发布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共享用工已经获得了官方的认可和支持。

热议

厘清劳动权益问题成关注焦点

共享用工能灵活调配人力资源,确实给不少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其隐藏的法律问题也不容忽视,劳动关系模糊的用工方式成了大家一直以来争议的焦点。

中人社传媒在今年3月的一篇调查报道《疫情催生“共享员工”潮:企业发展压力缓解 流程及法务问题待解》中就曾提到共享员工权益保障及法务流程等问题。记者调查发现,如何认定劳动关系、薪酬发放、社保缴纳、工伤赔偿、休息休假等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容易。无论是企业还是劳动者都存在风险,对于劳动者而言,其合法权益最容易受到侵犯。这次人社部发布的《通知》中,对上述问题都给出了官方说法。

在劳动关系方面,《通知》提出,共享用工不改变原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共享用工期限不应超过劳动者与原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剩余期限。共享用工合作期满,劳动者应回原企业,原企业应及时予以接收安排。劳动者在缺工企业工作期间发生工伤事故的,由原企业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补偿办法可与缺工企业约定。劳动者在缺工企业工作期间,缺工企业未按照约定履行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义务的,劳动者可以回原企业,原企业不得拒绝。

“各级人社部门要指导开展共享用工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防范开展共享用工中的矛盾风险。”人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

网友

时髦的共享用工方式未来可期

疫情期间,共享用工所表现出来的巨大潜力让大家看到该用工模式的合理性和优势,后续官方不断出台的政策保障,更是让该用工模式得到完善和规范。此次《通知》出台之后,不少网友表示,经过了疫情的考验和有关部门给力规范,共享用工的未来一定十分可期。

网友@阿虹 :共享员工肯定是以后的大势所趋,这些模式在欧美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中国的普及率还是很低。其实,这也是一种灵活用工,它的本质令企业降本增效,能让劳动者个人更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是最碎片化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网友@王生:员工共享不仅折射出市场的需求,同时透露企业和企业之间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共享。这也是一种创新,未来国人思想观念变了,人才流动加强,才是对人才最好的保护!

网友@徐:共享经济解决了疫情期间的企业用工问题,值得点赞,推荐!是不是能有专门一个平台来解决处理后续的延伸问题,请大咖们尽快讨论出一个方案,解决用人单位和员工的后顾之忧!

网友@萨加唯识:共享用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了人尽其用,而且在无形中拓宽了很多员工的职业技能。多一个跨领域的技能,对未来职场生存能力更有保障。

网友@俊子西:其实2019年国务院就出台了相关灵活用工的政策!在国外,这种方式已经很普遍了;在国内,经过这次疫情,接下去会被更多地运用啦!

观察

共享用工正在走向平台化、专业化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雇佣关系趋势报告——新格局下的新就业形态》显示,雇佣行为正趋向短期、项目制,企业采用“共享员工”“直播平台”等新型方式推动灵活就业,灵活化办公吸引力大,智能化渗入考核机制。实际上,共享用工并非是疫情期间才诞生的新鲜事物,它只是在疫情期间“脱颖而出”,经历了疫情的大考验,开始朝着平台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以地区、行业为类别的共享用工平台已应运而生,市面已经出现了不少共享用工平台,诸如“帮忙扫”“好厨师”“好活”“快乐e工”等等。疫情期间,一些互联网企业针对疫情专门推出“跨界”用工平台。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推出了“蓝海”就业共享平台,通过灵活就近的短期用工形式,缓解企业压力;猎聘招聘平台也推出了“员工共享”计划,为各类业态提供服务。

此外,还有多地人社部门构建“企业用工共享平台” 来缓解企业用工难。今年3月,莆田市人社局就构建了“莆田市企业用工共享平台”,即第三方用工调剂平台,实现企业用工共享。通过该平台,企业可适时发布需求,个人在线报名。

“虽然共享用工不是新概念、新做法,但是大力发展共享用工平台却是一个新模式。有了规范的共享用工平台,共享用工就将成为就业的新业态。”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共享用工平台依托数字技术,具备信息聚合、数据共享、精准匹配、搜索求职等功能,实现灵活用工招聘信息和用工信息的有效推送、便捷获取,为灵活就业者提供就业,为短期用工企业提供信息,在抗击疫情期间发挥了一定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