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举措助力农民工就业创业
时间 2021-07-15 10:19:42     浏览15

  “我们把农民工作为就业重点群体,联动实施岗位援助、技能培训、政策扶持等精准就业服务措施,引导和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实现农民工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日前,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宏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农民工是一个特别需要“呵护”的群体。今年以来,海安市致力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衔接,坚持扶持、保障、服务并举,采取一系列“硬核”措施,全力促进和保障农民工就业创业。


  摸清基本情况,实施精准帮扶。依托区镇(街道)、社区(村)两级人社服务平台,通过走访调查、数据比对等调查摸底,全面摸清全市农村劳动力未就业人员名单。对未就业人员采取“一对一”帮扶,提供一次职业指导、三次有效岗位信息推荐、一次就业技能培训的“131”就业帮扶措施。今年上半年,海安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00人。对实现灵活就业的农村就业困难人员或吸纳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均给予社保补贴,今年共有1322名农村劳动力被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大力开发和利用保洁保安保绿等基层公益性岗位,已有59名农村低收入劳动力被安置在基层公益性岗位。


  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大力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已组织11个区镇、街道687名失业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10233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131人。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培训,提升在岗农民工技能水平,联发集团完成90名职工的自主培训,天楹集团210名垃圾清运工、华艺服饰350名缝纫工正在组织培训。全面落实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上半年扶持农民自主创业876人,给予43名创业农民初始创业补贴21.5万元,为16名创业农民提供富民创业担保贷款240万元。开展“创业培训进基层”活动,提升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力,举办创业培训、电商培训班17场,培训学员514人。


  加强人文关怀,有序推进市民化。重视农民工党建工作,维护农民工民主政治权利,上半年,32名优秀农民工被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在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建筑、交运等行业,新建行业党组织,打造顺丰快递海安分公司党员驿站等一批党建工作示范点。关注留守儿童,落实“一对一”帮扶联系制度,以“缤纷冬日”“七彩夏日”为平台,开展“把爱带回家”系列活动212场次,惠及1939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家长。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落实以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就业为基本条件的落户政策,有序推进农业人口落户城镇。扎实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49051名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认真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外地农民工是海安的一笔‘宝贵财富’,对待他们我们要‘高看一眼、厚待三分’。我们通过发挥方方面面的力量,待遇留人、服务留人、感情留人,让外地农民工选择海安、喜欢海安、留在海安。”市人社局副局长钟晓卫说。


  提供平等的公共就业服务。在海安市,办理居住证或在海参保的外地农民工与本地职工享受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同等办理就业失业登记,享受失业保险相关待遇。今年全市共有77名外地农民工办理了《就业创业证》。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对外地农民工提供平等服务,上半年为3500多名外地农民工提供咨询、求职、报名服务,“海安用工直通车”微信公众号已有2100多名外地农民工注册求职。春节期间,为支持企业稳岗留人,发放省外农民工留海过年以工代训补贴706人、35.5万元。加强外省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通过包车接运将104名略阳籍务工人员直接送到相关企业。


  推动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满足随迁子女入学(转学)需求,今年义务教育学校共接受随迁子女240人次。着力解决外来员工住房问题,通过人才公寓租售、给予租购住房优惠、鼓励建设“员工生活服务中心”等措施,为外来员工提供住房保障。胡集街道谭港花苑职工公寓目前居住外来员工近3000人;滨海新区家具产业园邻里中心,建有5.5万平方米的12栋职工公寓,入住外来员工近5000人。完善外来农民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常住海安的外来农民工及其子女、父母都能均等享受孕产期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妇女“两癌”检查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实施外来员工“激励工程”,每年开展“十佳外来务工人员”“十佳‘新海安人’家庭”等评选活动,并给予表彰奖励。


  “来海安铭利达上班4年了,我在这里工作、生活都很好,各级领导、企业老板对我都很关心,我在这里不仅实现了脱贫致富,也学到了技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全国优秀农民工、来自陕西省略阳县两河口镇的白世文说。(谢志军 梅丛婧)


[编辑: 王玥 ]